董明辉副院长一行参加苏州首届农民丰收节——太湖论“稻”专家论坛

文章来源:苏州农科院 发布时间:2018-10-25 14:25 阅读次数:5079

为庆祝农民丰收节、助力乡村振新,10月20日下午,在市农委和市农科院的指导下,由吴中区农业局和临湖镇政府主办的“苏州市首届农民丰收节——太湖论‘稻’专家论坛”在苏州市乡村振兴学堂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相革、原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王才林、原苏州政协文史委主任叶正亭等四位专家,与来自全市农业科研、推广及生产等单位部门的农业工作者齐聚一堂,坐而论“稻”。我院董明辉副院长、谢裕林主任和宋云生博士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专题报告会上,四位特邀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为乡村振新战略建言献策,传“稻”受业。其中,张洪程院士以《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发展中高端优质稻米》为主题,就苏州市未来水稻发展发表了深刻见解: 

一:苏州要保持合适的水稻种植面积,不能再减少。绿色稻田构建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改良土壤、涵养水分、净化空气、优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乡不能没有水稻,否则将失去立命之本,乡村振新论道无“稻”可论。

二:苏州要探索适应本地域的现代稻作生产关系,提高水稻种植行业的经济效益。要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园区等多方面共同探索,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发展先进生产力,建立具有高效益的种稻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全国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是目前苏州水稻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实施乡村振新战略的必经“稻”路。

三:苏州要发展优质水稻生产,致力打造“苏米品牌”。经济发达地区尤其要以高端、顶尖的优质美食稻为核心发展目标,充分挖掘苏州稻米文化底蕴,用丰富的稻米文化内涵来塑造高尖端大米名牌形象。同时,政府要给予精准补贴,引领苏州水稻种植产业向优质化、高尖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为乡村振新作出贡献。

四:苏州要推行水稻绿色生产方式,创造更优越的宜居环境。为充分发挥水稻生产保护生态、优化环境的能力,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财政扶持,在苏州广泛营造符合绿色A级和有机稻米生产标准的风水宝地,既有美食又有美景。就耕作和栽培的角度而言,一方面是创新与推广适应水乡地区的稻田绿色综合种养技术,另一方面是应用新型现代绿肥和风景绿肥。重点加快以上两个方面的探索,实现水稻绿色健康栽培,为人类生存创造更优越的生境,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五:苏州要培育具有科学精神的现代“种稻工匠”,关键靠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政府、科技人员与生产经营者应发挥各自作用,齐心协力培育“种稻工匠”、打造“苏米品牌”。在推进苏州极品高端优质米产业化的进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乡村振新学堂要成为培养职业农民的“工匠摇篮”,培育出与苏州现代稻作文化相称的众多“种稻工匠”,携手共建乡村振新。

在专题报告会后,现场与会人员与特邀专家展开现场“一对一”互动问答,为加强稻作各领域深入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科技平台。专家农民,志同“稻”合,共商乡村振新。(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室供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