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频道报道我院“稻-羊肚菌”等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实践

文章来源:苏州农科院 发布时间:2023-07-27 13:20 阅读次数:2028

7月22日,江苏教育频道对我院稻田生态种养团队探索构建并成功实践的“稻-羊肚菌”“稻+鳖”等稻田生态种养模式进行了报道。近年来,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稻田生态种养团队专注稻田生态种养领域开展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与技术创新研究,其中“稻-草-鹅”链式、“稻+鸭”立体等种养模式与关键技术已持续在省内辐射推广,而立足省内温光、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构建的“水稻-羊肚菌”周年轮作、“水稻+鳖”立体共生等稻田生态种养新模式也已实践成功,正助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稻田生态种养团队负责人董明辉研究员接受了采访。采访中,董明辉研究员认为稻田生态种养,是践行大食物观,以水稻为主,利用稻田生境资源开展适宜的水禽和水产共作,或与其它高效园艺、作物轮作(食用菌、绿肥或饲草等),以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为特征,实现以稻促牧(渔)、以牧(渔)保稻、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举多得、粮副共赢的多元化农产品生产与供给体系,而团队近年来优化集成或探索构建的“稻-草-鹅”“稻-羊肚菌”“稻+鸭”“稻+鳖”等均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实践,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与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明显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施用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发生。董明辉研究员还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优化集成、构建探索与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持续服务三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