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农业科学院2013年预算收支编制说明及情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责: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为市政府领导的直属纯公益型农业科学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本市都市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储备和技术支撑。提供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特异生物质资源保存、开发、创新、利用等研究工作。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生态环境维护和修复、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休闲旅游农业的支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内外农业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研究、国内外农业科研合作、农业专业技能、技术培训”
(二)机构设置:
内设综合办公室、科研处、财务处、市场信息处、后勤服务处、作物研究室、蔬菜研究室、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农村发展研究室、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中心实验室、农产品储运加工研究室、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和推广中心等13个部门。
二、2013年主要目标任务
(一)2013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围绕苏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强院科研能力及管理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下园区、下基地”的行动计划,使我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支撑苏州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科技攻关,为苏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与技术支撑
按照苏州农业“四个百万亩”的产业布局,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以市级以上农业园区或基地为载体,结合园区(基地)建设和生产任务,深入开展“下园区、下基地”活动,解决科研与市场、生产脱节的现象,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1)对已建成的园区(基地),进行效能、效率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在建的园区(基地),协助落实规划,提高园区(基地)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对拟重建和升级的园区,协助或主导制定规划,突出以科技支撑为核心的综合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服务能力。
(2)从理念、品种、技术角度解决生产需要和生产问题,取得实效。熟悉传统生产方式、技术,善于发现问题,有效解决。了解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提出新方式、新品种、新技术,构建新体系,取得新成果。紧紧围绕“安全、优质、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目标,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功能定位。
(3)探索生态经济的农业实现方式,对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的概念和内容再讨论、再界定、再升华。对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技术水平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方式和科技支撑绩效开展深入研究,明确科技引领的导向作用和科技支撑的保障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建设,促进新型农民的培养,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先进性,提高科研成果的适用性、有效性。
今年的重点任务是,认真做好苏香粳3号的示范和串番茄等品种的示范工作,取得实效。
2.创新科技服务方式,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贡献。
稳步推进“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做好相城区新埂村及生态园的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更多科技人员以项目为抓手,驻村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同时完善科技服务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由院领导牵头,打造1~2个科技服务亮点,做好与太仓农委合作共建公益性科技服务平台“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太仓田园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使科技服务成效显现。
3.开展科研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科研及管理服务能力是决定我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13年我院将全面开展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加大督察力度,提高部门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4.加强人才建设和科研平台条件建设
继续引进学科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按“源于生产、用于生产”的农业科研模式培养新进科技人员,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服务生产搞科研,支撑发展做科研。继续设立院科研基金,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开展探索性研究。继续争取项目经费、财政经费改善科研条件,采购院中心实验室急需的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保证。
三、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农业科研的现代化,全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为苏州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科学合理编制2013年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水平。
(二)编制原则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部门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根据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编制。始终遵循量力而行、精打细算、突出重点基本原则。做到符合法规,勤俭节约,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保障重点,注重绩效。
四、收支预算表编制说明
(一)2013年收入预算
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1998.43万元,包括预算内拨款1931.59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资金66.84万元。
(二)2013年支出预算
1、从功能科目分类,主要为科学技术1824.2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74.18万元。
2、从经济分类,包括基本支出1784.73万元、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213.70万元。
1)基本支出是保障机构正常运行的日常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882.0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缴费163.51万元);办公、水电、差旅费等商品和服务支出78.5万元;离退休费、公积金、提租补贴、抚恤金、医疗费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24.19万元;
2)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213.70万元,主要为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开展自主创新项目、实验室废水池建设、办公房及集体宿舍维修、配电间改造、实验室仪器设备添置等支出。